首页 > 粤动态 > 发展通鉴

广州南沙:携手港澳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南方日报   2019-11-24  ❤  ☁0

官方 网站建设:建设/开发/运营 ☁在线咨询
广州13423640808,深圳18007555088
官方 场地租赁:廉江良垌水果收购场地/冷库/办公室租用 ☎13542015105了解详情填写意向
丰业30多年原产地水果批发供应 在线咨询
13922255007填写收购意向
粤港澳大湾区正加速互联互通,共建全面开放新格局。11月23日,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6届全球年会在广州开幕,由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的IFF圆桌会议“如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邀请粤港澳大湾区专家学者和国外投融资专家,聚焦金融合作、科技创新、规则衔接、市场信息、管理制度等重点领域,围绕促进粤港澳三地合理分工、协作和更好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展开研讨。

互联互通是促进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推进大湾区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切实抓好推进要素高效便捷流动这个关键环节,加强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是基础和前提,要携手港澳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实现湾区“心联通”,从根本上推动港澳与内地共建共享,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
 

设施“硬联通”南沙打造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各项要素快捷流通的先决条件。随着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正加快形成,南沙也逐渐迈向大湾区中心舞台。

去年9月广深港高铁开通,从南沙庆盛高铁站出发直达香港西九龙站只需要30分钟,今年4月南沙大桥建成通车,为大湾区互联互通打通了新的动脉。11月17日正式启用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南沙国际邮轮母港首期项目,将联合香港、深圳建设大湾区邮轮母港群。未来3到5年内,还将有广州地铁18号线、22号线、深茂铁路、深中通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将构建起以南沙为中心的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

交通基础设施的连接是前提,如何通过交通迅速将产业、资本集聚,同样成为了论坛的重要议题。国家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刘勇表示,国开行通过设立专项融资资金,用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基建项目,鼓励湾区内企业发行债券,通过这些方式促进大湾区内资金流通。

南沙的信息联通也不断取得新进展,国家超算中心(“天河二号”)南沙分中心已累计为170多个港澳及海外团队提供数据服务,还建设运营了国际IPv6根服务器,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离岸数据中心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南沙明珠湾畔,一座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的国际金融岛正悄然崛起,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已落户,仅4个月就招标了117亿元基建投资,未来将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枢纽职能,打造成为国家金融业改革创新及对外开放的试验示范区和新高地。11月24日,位于国际金融岛的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将正式动工,南沙要走出一条自己的特色金融路。围绕建设金融业试验示范窗口的目标,南沙将着力建设金融服务重要平台,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探索跨境金融改革创新,着力发展航运金融、科技金融、飞机船舶租赁等特色金融,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是南沙立足未来的思考。

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到强化产业发展的协同联动,南沙正逐渐成为大湾区机遇之城。
 

机制“软联通”南沙加强与港澳规则衔接

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城市群最大区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国两制”大背景下进行,粤港澳三地法律制度各有特色,粤港澳大湾区面对三地不同制度的整合,规则对接是粤港澳大湾区制度整合的必经之路。

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会长王振民表示,大湾区建设就是为了优势互补,不断增加“一国两制”的含金量和附加值,既发展壮大11个个体,又充分提升大湾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湾区经济体和城市群。刘勇则号召在大湾区内成立智库,为大湾区内机制体制创新、顶层设计、货币流通等提供支撑力支持。

广州提出,在制度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对照先进、学习先进,加强与港澳制度规则衔接,推动各类试点率先在南沙取得突破,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而南沙,正率先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规则对接,促进大湾区制度型开放”为目标,对粤港澳三地的规则衔接问题进行研究,为南沙建设内地与港澳规则相互衔接示范基地形成理论、政策研究成果支撑。

南沙希望推动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互融互促,着力构建以创新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自贸片区挂牌至今年9月,南沙累计形成457项改革创新成果,90项创新成果属于全国首创或率先。截至目前,南沙自贸片区42项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104项在全省复制推广,196项在广州市推广实施。自贸片区挂牌以来,南沙注册企业由8400户增加到119499家,增长近14倍。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表示,南沙正以“湾区通”工程为牵引,建设与港澳规则衔接示范基地,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南沙通过首创“香港通”和“国际营商通”,香港和全球投资客足不出户就可以注册企业,又在全国率先推出商事登记确认制,在澳门颁发了国内首张离岸自助打印的南沙营业执照。南沙还推出了“大湾区国际人才服务窗口”,可提供90多项事项“一站式”办理,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港人港税、澳人澳税”。“目前,我们正借鉴香港自由港理念,依托全球溯源中心、国际优品分拨中心和全球报关服务系统等重大项目,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新路径。”蔡朝林表示。
 

湾区“心联通” 着力打造“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

11月19日,广州南沙发布共有产权人才住房申购公告,这意味着广州首批共有产权房正式接受申购。首批共有产权人才住房只面向区域内重点发展领域紧缺型人才、港澳青年开放申购。

让人才安心就业、创业,住得安心是前提。目前南沙已建立覆盖港澳人才的“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住房保障体系,制定人才公寓建设规划,已规划配建人才公寓超过30万平方米(约3000套),其中首批332套已投入使用。未来3—5年内,将配建1万套人才公寓,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宜居”服务。

为大湾区人才筑巢引凤,力争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当前,南沙着力打造“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加快形成人才和科创资源集聚“强磁场”。

磁场同样吸引了一洋之隔的陈贤帅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陈贤帅,当被问到研发及创业初期曾遇多地抛出绣球,却为何结缘南沙时,陈贤帅十分感慨:“南沙区政府针对落户、研发、经营等不同发展阶段,设置相应的奖励或补贴等政策扶持,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也给予我们这种归国留学人员提供了创新创业的机遇。”如今,他创业小有成绩,已成为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主任、广州市健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沙高端领军人才。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南沙有针对性地面向粤港澳人才筑巢引凤,搭建粤港澳人才协同创新平台。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郭凯提出,除了线下吸引人才流通,大湾区还可考虑建设“虚拟湾区”,让纽约、旧金山、东京的高科技和产业人才能够借助互联网,为同一个项目贡献力量,构建虚拟试验地。

进入到全面创新发展阶段,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对良好生态环境有更高的需求,优质生态环境质量更有利于吸引创新要素集聚。可以说,打造优质生活圈,提高粤港澳大湾区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成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内容。南沙不断完善配套的公共服务,引进了英东中学、英国修仕倍励学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等一批优质项目,加快布局港澳子弟班、子弟学校,前不久,又集中落户了美国林肯中学、斯坦福中学、英国威尔森中学等9所国际知名中学和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等高端医疗项目,加快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规划建设国际(港澳)人才社区和青年人才社区。

蔡朝林表示,南沙将充分发挥自身的多重优势,积极推动国家新区、自贸区、大湾区建设协同创新、同向发力,全面加强与港澳合作,加快构建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提升科技创新、国际航运和创新金融等门户枢纽功能,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国际化滨海新城。


动态 广州南沙国际绿色技术创新基地启动建设

11月23日,广州南沙国际绿色技术创新基地启动建设。广州南沙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与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绿融(北京)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创设广州南沙绿色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内容主要包括创设广州南沙国际绿色技术创新基地、成立“绿色科技创新发展投资基金”等。

基地将针对智能增材制造、新材料、环境治理以及新能源四大领域,依托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在海外的技术及资源优势,支撑和促进绿色技术转移转化、领先技术本地化以及南沙高端科技产业发展,提升南沙在全球绿色发展、绿色金融、绿色科技的影响力。

合作三方计划推进首个合作基金——“绿色科技创新发展投资基金”。该基金将创新利用“平台+基金”模式促进先进技术引进与转化,推动资本、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

赞助商连接

广东世望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百度搜寻:《广州南沙:携手港澳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如侵权,请把本文相对应的原创链接及文章作者证明发至邮箱admin@yuetol.com,核实后本站即删除。



网友回应 更多回应(0)

✎发表回应 默认免登陆匿名发表
   

粤村镇点击此处一分钟即可智能化为您的村/镇 开通「某某村之窗」!其他类型注册:粤人 | 粤机构 | 公司

相关内容



推荐粤企/电商/项目

进入:粤之窗 | 联盟粤企 | 联盟项目 | 电商中心

粤语唐话全球推广系列群,共同探讨粤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