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梦红楼 2020-04-22 (337)赞 (0)回应
官方 网站建设:企业、政府、学校网站建设、开发、运营,3D网页开发(广州13423640808,深圳13922266979,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
官方 全能网队:让企业内低性价比的网站运营/设计师下岗!每月最低仅需375元统一包起网站运营+编辑+设计+推广+服务器维护工作 *在线咨询
官方 丰业合作社:广东省级示范社,30多年原产地批发供应荔枝、圣女果、番石榴、火龙果等 #13922255007 *在线咨询 *填写收购意向
官方 场地租赁:廉江良垌水果收购场地/冷库/办公室租用 了解详情 #13542015105 *填写意向
本文来源于©西游梦红楼,本站乃公益性发布
在四川,有一群有趣的“讲广东话的四川人”,他们自然会流利的四川话,但在他们所熟悉的人群中,却讲着一口不纯正的广东话,讲得随意,听得自然,这是怎么回事呢?
四川新生代往往被这群“讲广东话的四川人”绕的找不着北,好奇听了半天,没半句听明白了,所以小心翼翼地打听道:”你们是广东人?“
讲广东话的四川人不好意思挠挠头说:“娃儿,我们当然是四川人噻!”
新生代这下有点蒙了,自己什么时候听不懂四川话了?又带着疑问道:“那你们怎么说广东话呢?”
“讲广东话的四川人”随口答道:“父辈这样讲,我们自然就会了噻!”
四川新生代无语了,这到底算广东人还是四川人?
广东人到了四川,一听到这走了味的广东话,倍感亲切,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问道:“你们是广东人吗?”
“讲广东话的四川人”乐了,用广东话回答道:“唔系广东人,系四川人来嘎!”
广东人也纳闷了,除了没带广东人口语中的“啦”,这明显是广东人嘛,只是带了川话的节奏!
广东人不死心追问道:“真唔系广东人?”
“讲广东话的四川人”干脆熟练用四川话答道:“真的不是广东人的嘛,骗你做啥子噻!”
广东人老乡梦也碎了,带着广东人还是四川人的疑惑走得心不甘情不愿,不过却常常往“讲广东话的四川人”圈子里凑,听听乡音也是种在他乡的快乐!
四川新生代和广东人的疑惑,让这群“讲广东话的四川人”的身份多了层神秘感,好奇害死猫,所以怀着同样的疑惑,我去请教过这群特殊的四川人中的老人家。
老人家叹息了一口气,混浊的眼晴更加迷糊,一开口吓了我一大跳!
“都是张献忠造的孽啊!”
随着老人的讲述,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代袅雄末路的情形。
一人一骑,站在斜阳下,大旗上的“张”有气没力的在蜀风中喘息。
将士或坐或依,不耐烦地听着伤兵的哀嚎,身着破烂的百姓正在照理着马匹。
清兵远处卷起的尘烟正慢慢逼近。
张献忠左手高高举起,猛然落下。
哀嚎嘎然而止,雪亮的钢刀随着手势准确地落在颈项上,溅起的血花遮掩住了曾经放心将后背交给的队友的眼睛,有泪。
百姓睁大着迷茫的眼睛看着夕阳,似乎不明白饿着肚子也要把余粮献给的友军,为什么对自己挥出了屠刀。
张献忠领着残兵逃跑,一路杀,一路跑,杀伤兵,杀百姓,不给清兵留下丝毫的物资和人口。
张献忠死了,蜀地也死了。
蜀地最后成了荒凉的存在,只有秦朝开垦出来的都江堰的水依然流淌,浇灌着这片原本肥沃、安宁的大地,岸上的热血正不紧不慢流入河中。
我一阵揪心的痛,历史上的蜀地就因为这个疯子变成了人间地狱吗?还是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清朝把脏水全泼给了这位农民起义领袖?
我恨着翻开了资料,想找寻这段蜀地的血泪史的真相,找出“说广东话的四川人”的来历。
清政府说张献忠屠了四川,立七杀碑以证:“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
一股子的残暴冲天而起,杀气中是蜀人的眼泪和热血,淋湿了川人不屈不挠反抗一切外来暴力的精神,却被胜利者一笔抹杀,只留下一副待宰羔羊的形象。
四川广汉一块公共墓地出土了张献忠真正的圣谕碑,上书“天生万物与人 ,人无一物与天 ;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孰是孰非没有必要争议,但是战乱却真实地肆虐在四川大地上。
1644年张献忠攻入四川,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为了巩固其新兴政权,对四川人举起屠刀,清洗明朝残余势力、乡坤、百姓,最终杀得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纪事略》中面对惨烈的屠杀落笔沉重道:“不下四五百万,实际数不可考。”
吴三桂开山海关换得了项上的顶戴,又以四川人的鲜血来浇灌胜果。1651年与李国翰率军入川,镇压张献忠义军余部,这一杀又是好几年,才平定重庆、成都等两川重镇,杀得四川没了人烟,大地一片悲歌。
据《四川通史》记载,从1647年清将张德胜攻入成都到1665年川境战事结束,期间持续了18年,“天府之国”的名号早已被战争的铁蹄践踏,只剩下四川的土地、江河还顶着这个名号苟延喘息。
1644年,清朝对农民军余部夔东十三家派出了十万大军进行杀戮;1673年,吴三桂反清,又将破败的四川大地再次拖入战场,一打又是8年。
清政府对四川的反抗力量恨之入骨,在1649年发出的一道命令中这样写道:“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可见清政府的仁慈也没落在四川的头上,而是凶狠地亮出了雪亮的钢刀。
战乱让四川血流成河,人口剧减,而数据已经残酷到让人不忍直视。
据曹树基在《中国人口史》的统计,从崇祯初年四川战乱开始,大约有685万人口死亡,残存的居民仅50万左右。
*宋末,蒙古军队血洗了四川,“屠成都,焚眉州,蹂践邛、蜀、彭、汉、简、池、水康,而西州之人,十丧七八矣。”(吴昌裔《论救蜀四事疏》)
*明末,张献忠、清政府来回清洗,于是四川大地瘟疫横行、虎患成灾,“所有地土,无人耕种,不啻荒郊旷野,一望无际。”(见《圣教入川记》)
两次杀戮,使四川跌入蚕丛开蜀以来三千年文明史中最黑暗年代,为了不让四川成为死地,清政府实行了大移民政策,也就是有名的“湖广填四川”,于是在四川大地上,散落着一群“讲广东话的四川人”。
我所处的村只有三姓,刘姓居刘家院子、李姓住李家院子,张姓两三户依托在刘家院子旁边,三姓同住一村,以土坡为界相隔半里,互不干扰。
根据《金堂县志》记载,刘、李、张均为四川原住民大姓,但据我从长辈口中得知,我们刘家并非原住民,而是清朝时一县令出资购买的荒地,让其亲属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刘家院子,相信李家院子也是如此。
那么我们与“讲广东话的四川人”都是外来户,皆来自“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也许在战争的铁蹄下,原住民只能是指躲在三星堆下面哭泣的先人。
追溯移民潮,并非开始于清朝。
*秦入巴蜀,开启了四川史上第一次成型的移民。秦王派张仪攻蜀,灭蜀后再占巴,最终统一巴蜀,后派遣外地人口补充到到四川,弥补因战争造成的人口减员,这时的四川人口构成还是以原住民居多。
秦昭王末年,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浇灌成都平原,让地理位置相对封闭的四川出了块圣地——天府之国。
*宋末元初,才拉开了“湖广填四川”的序曲。四川人骨子里的热血和坚韧不拔的品质,足足抵抗了南下的蒙古军半个世纪,得胜后的蒙古人以血腥杀戮疯狂报复,元末时川人只剩下了可怜的40万人口,
*元末明初,明玉珍率红巾军占据巴渝后称帝建立大夏政权,为弥补战损和发展四川经济,从湖北招移民入川,四川的人口数量才以缓慢恢复。
*明末清初,张献忠、吴三桂、清政府来回杀戮,刚刚恢复一点的四川人口再次被重创,又被削减到50万左右。
“湖广填四川”这次才真正地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最终形成了四川人口和各类方言混杂的局面,里面就包括让四川人、广东人迷惑的“讲广东话的四川人”。
据清末《成都通览》记载,仅是我们成都的人口构成,都已经找不到原住民的痕迹,湖北、湖南、河南、山东、陕西、云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山西、甘肃多个省的加入,才让成都人口出现了转机,也许这就是成都包容、不排外的心态的由来。
后记翻资料到这里,才找到了“讲广东话的四川人”的根——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人口,也通过资料我才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近似封闭的地理位置并没有免于战争的冷血,而是以血泪铸成了一首哀歌,唱响在多灾多难的四川土地上。
我没有跟老人说在四川其实不仅是张献忠挥起过屠刀,还有更多,但四川这块土地上的血泪实在太多了,如果人们选择了遗忘,又何必再次去揭开伤疤,让心痛上一痛。
老人和我是不是外来移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我们就是四川人。四川话、广东话,如同老树散开的枝叶,只要老树跟扎在四川土地上,我们就永远依托在这里,这里,叫家乡!
粤人/粤机构/粤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