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网 2020-07-25 (206)赞 (0)回应
官方 网站建设:企业、政府、学校网站建设、开发、运营,3D网页开发(广州13423640808,深圳13922266979,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
官方 全能网队:让企业内低性价比的网站运营/设计师下岗!每月最低仅需375元统一包起网站运营+编辑+设计+推广+服务器维护工作 *在线咨询
官方 丰业合作社:广东省级示范社,30多年原产地批发供应荔枝、圣女果、番石榴、火龙果等 #13922255007 *在线咨询 *填写收购意向
官方 场地租赁:廉江良垌水果收购场地/冷库/办公室租用 了解详情 #13542015105 *填写意向
本文来源于©北国网,本站乃公益性发布
每年的7月25日,对于广府人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是由全球粤人在2010年发起的“粤语节”。虽然越来越多广府的孩子从小开始使用普通话,甚至多过粤语,但是对于广府人来说,设立“粤语节”不光是保留这门语言,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粤人的身份认同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国政府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强调了对方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2012年12月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发布《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指出要建立和完善语言资源库,探索方言使用和保护的科学途径。同时,多地政府也通过建立方言库以及在小学课程中加入方言课程来保护方言、传承方言。
如今,对于宝宝该不该学习方言,一些家长尤其是大城市的家长仍然持怀疑的心态,一是认为方言会阻碍孩子的普通话发展,二是认为学习方言有点“俗气”。
为了让孩子掌握标准的普通话,部分家长坚持不让孩子接触方言,甚至禁止家里的老人对孩子说方言。虽然父母的良苦用心可以体谅,但是孩子却缺少了一个能够接触方言的机会。
那么到底宝宝该不该学方言? 学习方言究竟会不会对其学习普通话造成影响? 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促进孩子的方言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在18年早期教育的教育经验中,早教托育一直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各地方言背后的历史文化密切关注,因此形成了比较客观的观点。
孩子该不该学方言?
方言是每个区域的通用语言,是相对独立的语种,其本质是一种包含该地区社会、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传统文化,如官话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等,代表着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
作为一项语言技能,方言能让孩子掌握多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让孩子能在普通话和方言的措辞、逻辑等方面转化和调整地更顺畅。
假如父母会说方言,建议从小教孩子说方言,让孩子从小能够受到方言文化的熏陶,增强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同时也利于增进宝宝与家里长辈之间的感情,促进家庭和睦相处。
学习方言究竟能不能成为孩子的第一语言?会不会对孩子学习普通话造成影响?
事实证明,孩子拥有很强的语言天赋。许多人也反馈自己的孩子从小听爷爷奶奶说方言、听父母说普通话,长大之后都能无缝隙切换方言与普通话。
多语言环境还能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大部分双语者甚至多语者也是从小生活在多语言环境,不仅对自己从小听到的语言熟练掌握,还对日后其他语言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家长不必过于担心方言能否作为孩子的第一语言、是否会对孩子使用普通话等多种语言形成阻碍,关键是要正确引导、循序渐进。
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促进孩子的方言发展?
作为中国早期教育行业专业、标准的引领者,早教托育深耕于华南早教行业,整理了符合中国宝宝发育特点的《0-3岁语言发展规律表》(简表),明确标识了宝宝在不同阶段时的语言发展特点。
不同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不一样,开口说话时间也有一定的差异,早教托育建议家长可以参照该表的规律,确定自己宝宝的语言发展阶段,并在方言方面进行阶段性的培养,多引导孩子开口,可以透过问答的方式鼓励孩子多开口。当孩子给出模糊的信息时,家长需要积极回应,并用准确的方言重复孩子的信息,让孩子学会如何正确清晰地表达自己。
站在客观角度,早教托育认为如果家长能调整育儿方式,正确引导孩子学习方言,就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第一语言文化,增强孩子对文化的归属感,同时也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多语言环境,促进其脑部以及语言发育。因此,学习方言不但不“俗”,反而是传统文化的“潮”。
粤人/粤机构/粤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