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派 2020-09-10 (235)赞 (0)回应
官方 网站建设:企业、政府、学校网站建设、开发、运营,3D网页开发(广州13423640808,深圳13922266979,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
官方 全能网队:让企业内低性价比的网站运营/设计师下岗!每月最低仅需375元统一包起网站运营+编辑+设计+推广+服务器维护工作 *在线咨询
官方 丰业合作社:广东省级示范社,30多年原产地批发供应荔枝、圣女果、番石榴、火龙果等 #13922255007 *在线咨询 *填写收购意向
官方 场地租赁:廉江良垌水果收购场地/冷库/办公室租用 了解详情 #13542015105 *填写意向
本文来源于©羊城派,本站乃公益性发布
边度可以听到粤语讲古?来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五仙观)可也。
9月8日,粤语讲古“非遗曲艺说书场”在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五仙观)正式挂牌。这是广州首个非遗曲艺说书场,每个周日将在五仙观广场定期为市民说书,在南粤先贤馆粤语讲古展区开设故事点播,在五仙观内开展青少年传承人培育活动、粤语讲古艺术史展览等活动。
据了解,广府曲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粤语说书在岭南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如今,粤语说书以“粤语讲古”之名,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传承谱系自近代粤语说书表演艺术家、爱国说书艺人陈干臣先生以来,已传承到第五代。
五仙古观,被誉为“广州的祖庙”,是广州五羊传说的实体承载。五仙古观中的坡山古渡,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而五仙观位处的越秀区,则是整个广府文化群落的核心地域。
2005年,五仙观广场的越秀古坛作为第一个重开的粤语说书场,邀请当时被称为“最后一位说书人”的颜志图登台讲古,一度中止10年的粤语说书活动得以恢复,式微的粤语说书队伍逐渐发展壮大。
而随着南粤先贤馆的正式开放,越秀古坛有了一个更亮眼的名字“南粤讲古坛”,颜志图弟子、粤语讲古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彭嘉志和第五代弟子,每个周日都会在广场为市民讲演长篇说书以及南粤先贤的故事。
2019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积极响应,以粤语讲古为重点,提高传统说书和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的实践频次、展演水平和传承教学力度;并将在剧场、书场、茶楼等固定演出场所常年开展驻场演出的表演团体纳入扶持范围。该项工作被写进了《广州市发展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粤语讲古“非遗曲艺说书场”挂牌活动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五仙古观的粤语讲古氛围浓厚,群众基础扎实。选定该处挂牌设立粤语讲古“非遗曲艺说书场”,可以更好地探索广府曲艺粤语说书传承发展的新态势。
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杨卫国介绍,越秀区的粤语讲古进校园、传承人培育课程、青少年讲古赛事等活动已常态化开展,而且规模、影响力不断扩大。
近三年来,粤语讲古课程进入的高校及中小学,平均每年达20多所,教授学生人数达3000多人;传承人培育课程的开展,平均每年60多场,服务青少年100余人;青少年讲古赛事,参与的青少年人数累计有4000多人,赛事覆盖过百万的人群。
今年,越秀区还将协助粤语讲古项目的保护单位,开辟一个2000平方米左右的室内场馆,作为新的传习所。目前,越秀区每年向省内输送大量曲艺人才,来自越秀区的小讲古家曾连续三年获得广东省青少年曲艺最高奖项“小牡丹奖”。
挂牌活动当日,粤语讲古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颜志图、老艺术家姚焕然,以及第四代、第五代传人来到活动现场。
据颜志图介绍,粤语说书最鼎盛的年代,全广州有接近60位艺人;而在低潮时,仅余一人留守古坛。随着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目前第五代弟子已有30人;十年来超过10万名青少年接触到粤语讲古的非遗讲学。
活动由上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生故事大会一等奖获得者、粤语讲古第五代弟子邹游曦作为主持。来自广州朝天小学民乐团的同学为市民表演了广东音乐五架头。越秀区讲古大赛新晋冠军、来自广州东山培正小学的黄炫衡为市民讲演了一段发生在越秀的红色故事《张太雷与广州起义》。
粤人/粤机构/粤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