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东野一退休职工,本站乃公益性发布
我是北方人,听不懂粤语,对广东的事也了解不多,但根据我的细观察和思考,粤语能够在粤地得到很好地保护和传承,而较少受到官方规定的普通话的同化和取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地理上的因素。广东及其他南方各省距离北方较远,改革开放前与北方的人员交流较少,少量的人员交流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像汪洋大海一样的当地人使用粤语交流,所以粤语在当地能够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例如上海在改革开放前与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的人员交流远远超过广东,尚不能完全改变上海人使用方言,少量的人员交流又怎能完全改变广东人使用粤语方言。
其次,习惯的因素。使用方言交流是各地的传统,也比较方便,广东人自然也不例外,不仅更願意、而且也习惯性地使用粤语。
第三,改革开放后,广东领风气之先,又凭借靠近香港、澳门,经济发展迅速,领跑全国,增加了广东人的自信和自豪感,坚定了广东人继续使用广言的信心。
第四、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大量人员像潮水一样涌向广东打工,极大扩张了粤语的影响力,粤语在全国名声大噪。
第五、学校教育的因素。我不知道广东的中小学教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普通话的,我猜测,改革开放前广东的中小学教育可能使用方言,不知道猜测是否正确?
第六、粤语本身的原因。粤语尽管北方人听不懂,但发音悅耳动听,特别是粤语歌曲,颇具磁性,招人喜爱,多数人都願意听,更扩大了粤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