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播电视台 2021-12-27 (87)赞 (0)回应
官方 网站建设:企业、政府、学校网站建设、开发、运营,3D网页开发(广州13423640808,深圳13922266979,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
官方 全能网队:让企业内低性价比的网站运营/设计师下岗!每月最低仅需375元统一包起网站运营+编辑+设计+推广+服务器维护工作 *在线咨询
官方 丰业合作社:广东省级示范社,30多年原产地批发供应荔枝、圣女果、番石榴、火龙果等 #13922255007 *在线咨询 *填写收购意向
官方 场地租赁:廉江良垌水果收购场地/冷库/办公室租用 了解详情 #13542015105 *填写意向
本文来源于©广东广播电视台,本站乃公益性转载
粤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粤剧、粤乐、讲古等在岭南地区广受群众喜爱的文化艺术形式都是以粤语作为载体。如何更好地传承粤语文化,焕发其魅力?由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台、交通之声、南方生活广播、城市之声、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的《赓续广府文脉——粤语文化传承交流暨综艺展演》今天(12月25日)举行。多位名家畅谈粤语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珠江经济台触电号、南方生活广播粤听号以及城市之声触电号、粤听号对本次活动进行现场直播。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教授候兴泉:多渠道、多方式增强粤语和粤文化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
常年从事粤语及粤文化研究和教育工作的候兴泉表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与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是一体两面,两手都要抓,不能故此失彼。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办发〔2017〕5号)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这对如何正确把握国家通用语文字和方言文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应该采用多渠道、多方式增强粤语和粤文化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
各级教育部门应把握好“双减”的良机,增加粤语教学及粤文化的普及教育。培训机构等应多开设粤语口传文化艺术培训课程,培养更多的粤语口传文化接班人。广东本土广播电视台多制作优秀粤语综艺节目,在传统说书的基础上,更多地进行粤读诗文、粤语情景剧类节目的创作。社科界应借建设大湾区的机遇,推进粤语经典作品的挖掘和整理出版工程,积极开展粤语语言艺术的理论研究。
著名粤语语言艺术家缪燕飞:如何准确地讲好粤语
声音具有视觉化的特点。人们可以通过声音,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想象在脑海中产生对应的画面与场景。我们要准确地把书面的词语、句子或一段文字转换成粤语,传递其所表达的情境画面和感情,可以强化声音视觉化的特点。
如“打”字,粤语会根据产生“打”这一动作的感情依据和动作过程,采用形象性更强的不同语法。如挥拳从上往下,会说:“一拳摏落去”(像摏米),平方向打会说“抌死你”,双拳同时打“砌死你”,用手掌从右向左打是“一巴掴过去”,从上向下是“一巴冚落去”。这就是粤语的魅力之所在。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一级作家、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曾应枫:培育粤语文化艺术的生态环境
方言是语言的一种特殊的留存形式,在方言大背景之下,粤语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催化出共同的文化情感,产生了共同的文化指向。人们通过语言文化艺术的方式来把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寻找、留存和传播,这是建立人文大湾区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基础。
广东是一个包容的城市,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今,广州地区的家庭,出现了小朋友不会讲粤语,不懂广东音乐的情况。语言有地缘关系,粤语是岭南文化的血脉,如果我们忽视这一文化传承,让年轻一代缺少对粤语文化艺术的认识,将是一大缺憾。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各界都要重视粤语的使用与传承,一起推动粤语文化艺术的发展,培育粤语文化艺术的生态环境,给予其土壤施肥、浇水,让粤语文化艺术绽放更加绚丽的花朵。
知名音乐家,广东音乐家协会会员林端(林文端):粤语童谣教学对少儿教育具深远影响
童谣是由短诗,配上音乐,成为一种歌谣的形式。粤语童谣的特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方言词汇多,带有好强的地方特色。粤语童谣融合了文学艺术和歌曲的元素,生动的语言加上动人的音乐韵律,代代传唱。体现出广府人的风俗习惯及人文精神,传递出深刻的广府文化内涵。
作为音乐导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推动粤语童谣的教育与普及。粤语童谣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今天的展演就有两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谣。《落雨大》、《月光光》,其中,有不少学生是新广州人,不懂粤语。但他们都非常努力地将每字每句的粤语唱好。因此,我们要让小朋友更多地学讲粤语,学唱粤语歌,真正感受到粤语的魅力,接受浓浓的粤语文化熏陶!
国家二级演员,原佛山话剧团团长林星云:运用广府的俚语(歇后语)丰富演员的角色创造
粤语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是广府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维系华人华侨的纽带。经历岁月长河,广府人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一种非正式场合采用的粤语俚语、歇后语。其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很强的地域性,更具有通俗易懂、顺口、生活化,接地气的特点,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戏剧创作、影视表演中,演员恰到好处地运用粤语俚语、歇后语,会使台词更贴近角色,更生动,更有感染力。另外,不同地方的人说粤话,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有地方口音。因此,创造角色时,用不同的粤语地方口音来演绎人物角色,会赋予人物更鲜明的特点与个性,令人物更真实、生动、有趣。让舞台上的人物活灵活现!
时事评论员 一鸣:粤语传承与发展需各方共同努力
近年来,粤语文化、粤语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遇到了瓶颈。本次活动中,几位专家的建议和实践,对如何传承与发展粤语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广东广播电视台几大频率一起来举办的本次活动,合力用媒体的影响力,以引起各方对粤语发展的重视,可以说是一个功德无量之举,也是一股巨大的发展助推力。期望在各方的推动之下,粤语能在岭南大地上继续焕发魅力,也为各地的地方语言传承和发展的提供一个示范性的榜样。
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台(南方生活广播)总监赵泽民出席本次活动
广东广播电视台羊城交通台(城市之声)总监陆敏华出席本次活动
珠江经济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黄缨主持交流论坛
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台(南方生活广播)主持人陈琳、俊超
著名粤语语言艺术家缪燕飞,现场进行古文朗诵《爱莲说》。
知名音乐家林端,演唱了经典粤语歌《流星+星星问》。
著名话剧、电视剧表演名家林星云表演了小剧场话剧《寻龙记》。
此外,来自《悦之端》的优秀少儿学员还演出原创歌曲《听见广州》、童谣《落雨大》《月光光》、粤语歌曲《漫步人生路》《上海滩》,少儿讲古《小萝卜头》《西游记 大闹天宫》、少儿情景剧《我终于赢了我妈妈》、少儿岭南街舞《DO IT》等精彩内容,给现场观众呈现一台集音、视、舞、剧等于一体的舞台盛宴!
大合照
记者:王小敏
摄影:叶海滨
编辑:王小龙、京墨
粤人/粤机构/粤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