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景线 2022-12-05 (47)赞 (0)回应
官方 网站建设:企业、政府、学校网站建设、开发、运营,3D网页开发(广州13423640808,深圳13922266979,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
官方 全能网队:让企业内低性价比的网站运营/设计师下岗!每月最低仅需375元统一包起网站运营+编辑+设计+推广+服务器维护工作 *在线咨询
官方 丰业合作社:广东省级示范社,30多年原产地批发供应荔枝、圣女果、番石榴、火龙果等 #13922255007 *在线咨询 *填写收购意向
官方 场地租赁:廉江良垌水果收购场地/冷库/办公室租用 了解详情 #13542015105 *填写意向
本文来源于©民俗风景线,本站乃公益性转载
在时下的朋友圈、亲戚圈里,孩子不会讲粤语,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他们和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几乎无法交流。对普通话一窍不通的老人,面对只会讲普通话,而对粤语一窍不通的孙子,只能干瞪眼。就像电视连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所唱的:“鸡同鸭讲眼碌碌”。身为土生土长的广东人,不会讲自己的语言,身为南粤核心区域的珠三角人,不会讲广州话(白话),更遑论本地语言了。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讲粤语,是识别南粤人的标志,也是岭南的一大特色,是岭南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粤语丰富多彩,某些词语的表达,比之普通话更直观、更形象、更贴切、更准确、更生动,并且已经为普通话所吸收和引用。譬如:广东人管“美女”叫“靓女”,“帅哥”叫“靓仔”。管“憔悴不堪”叫“好残”,管“结账”叫“买单”,并由此引申到承担相关责任。管“完成”叫“搞定”,管“不可能”叫“有无搞错”,管“不清楚”叫“一头雾水”,管“轻而易举”叫“湿湿碎”。所以,粤语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当年孙中山先生在确定国语时,就有过争议,两者该如何选择?最后粤语仅以一票落败。可以说,粤语是除普通话外,使用最广,影响最大,也最受欢迎的语言。
四十年前,粤语流行歌曲,唱遍大江南北,造就了多少张国荣和四大天王的粉丝,他们的歌曲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直到今天,粤语歌曲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它独有的旋律,独有的韵味,永远回荡在人们的心间。三十年多前的港产片,如今依然值得我们一看再看,无论是搞笑片还是警匪片,都极具观赏价值,它将在百年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周润发、曾志伟、肥肥、周星驰的形象早已超越了香港和广东。至于被周恩来总理称之为“南国红豆”的粤剧,更是南粤文化的代表。它广泛吸收了广东音乐、广绣、牙雕、陶瓷等地方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广府民系群落的地域文化传统。尤其是以粤语这个地方语言作为载体来表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果这一代人都不会粤语,连语言交流都无法进行,又谈何欣赏粤剧,甚至演粤剧,赓续传承这一南粤文化?
也是四十余年前,普通话的普及率非常低,50后,60后,乃至70后,那几代人绝大多数都不会讲普通话。有一句俗语叫:“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讲官话。”90年代初,广州市市长黎子流在公开场合讲的普通话,就把人笑得前仰后翻。最经典的例子要属设宴招待李鹏总理了。涮羊肉时,黎子流对李鹏说:“您先滚,滚好了我再滚。”上西瓜时,对李鹏说:“大便(片)的您吃,小便(片)的我吃,吃完到肛门(江门)去拉(拿),我们肛门(江门)产的西瓜最好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南北精英云集广东,大批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教育质量大幅提升,普通话得以全面普及。从幼儿园开始便接受普通话教育,80后、90后,00后的普通话水平空前提高,讲普通话已根本不成问题。可惜的是,顾此而失彼,自己的本土语言却从此开始走向衰落。
作为土生土长的珠三角人,我喜欢使用自己的语言。粤语的腔调柔美,温软、甜润,尤其是正宗的广州话(又以西关为代表),
丝毫不逊色于普通话。改革开放之后,许多涌入珠三角的外省人,都热衷于学习粤语,既把这门语言作为谋生手段,也把这门语言作为自己融入新群体的象征,相当一部分还学得不错。许多喜欢粤语歌曲的外省人也在苦攻粤语,唱香港流行曲,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可悲的是,时下作为地道的广东人,地道的珠三角人却不会粤语,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
呜呼!哀哉!粤语没落矣。
粤语的沦落大致有两个因素,其一是家长的失职。家长本身不重视教育,孩子在幼儿园接受了普通话教育,回到家里,没有要求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就不会讲粤语了。又或许是因为自身忙,无暇顾及孩子,把他们交给父母,顺其自然,结果导致孩子越来越不会讲,越来越不讲了。其二是学校的误导。国家倡导在公共场所使用普通话,于是,学校便禁止学生使用粤语,堂上如此,堂下也如此,习惯成自然,都习以为常了,就再也不讲粤语了。
其实,倡导普通话和讲粤语并不矛盾。作为土生土长的珠三角人,普通话要学,粤语也不能丢。我们的根在珠三角,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广府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传统习俗,这是我们的表征,也是我们内在的灵魂。况且,多掌握一种语言,就多了一项谋生的技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无疑是非常现实,非常有用的。我们既要传承南粤的文化,又要融入中华大家庭,那就需要国语和粤语两者并举,达到圆满的效果。只懂国语,不识粤语,作为一个南粤人,你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完美的。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粤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岭南人的招牌,是我们岭南人的瑰宝。富有南粤特色的粤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与古汉语有着极深的渊源,人称之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在发音、用词和句式上都有许多相同之处,我们必须传承下来。
感谢您的雅赏!
图片来自网络,在此致谢!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粤人/粤机构/粤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