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粤语推广传承 > 粤语推广传承动态

新华社:从“撑粤语”到唱粤剧,听见岭南新韵

2024-09-01  (12)赞

官方 网站建设:企业、政府、学校网站建设、开发、运营,3D网页开发(广州13423640808,深圳13922266979,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

官方 丰业合作社:广东省级示范社,30多年原产地批发供应荔枝、圣女果、番石榴、火龙果等 #13922255007 *在线咨询 *填写收购意向

本文来源于©新华社,本站乃公益性发布

2024年8月初,暑气正盛。一大早,北京安徽会馆就传出阵阵戏腔,稍显稚嫩却有板有眼。

舞台上,来自广东省佛山市里水小学的“小戏骨”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少儿粤剧《哪吒》。此次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粤剧名旦吴非凡带队,作为“戏曲进校园”的优秀成果,前来北京参加汇演。

排练时认真严厉的吴老师,私下里却是温柔可亲的“孩子王”。这种鲜明反差来自吴非凡对粤剧艺术追求的纯粹和执着。

粤剧是世界级非遗项目的中国戏种。作为传承人,吴非凡十分注重“正音”。“语言是地方戏种的基础,是民族色彩的来源。粤剧以广州话为标准,特别是板腔式的表达,不正音,你就演不了戏。”

“九声六调”塑造了粤语的优美韵律,也令基于粤语的文艺创作和演绎颇具挑战性。受制于粤语体系的影响,粤剧素有“过海容易过江难”之说,大众化更非易事。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粤剧人也不断调整方向,朝受众的期待靠近。新编现代粤剧《隆平稻香园》融入说唱、爵士等流行元素;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探索传统戏曲新形态,俘获年轻观众的心;情境粤剧《船说》将舞台搬到珠江游船,运用全息投影等数字化手段营造沉浸式体验。

岭南文化开放包容,赋予粤剧融合创新的基因,也因此,粤剧推广的抓手格外多元。舞台之外,吴非凡还参与了许多日常类推广项目,让粤剧以课本剧、公益宣传片等方式融入生活,达到“借船出海”的效果。

出身粤剧世家的吴非凡时常感慨,年轻一代接触和学习粤剧的途径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他们更有文化传承、文化自信的意识。”

名角好戏,推陈出新,一代代粤剧人的努力探索从未停歇。粤剧这株“南国红豆”,正在更多人心中播撒,长出新的枝芽。
 

统筹:李霏霏

执行策划:杨力尉

摄像:钟天朗(实习)

出品: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制作:新华空间音频工作室


赞助商连接
3D开发
百度搜寻:《新华社:从“撑粤语”到唱粤剧,听见岭南新韵
如本文侵权,请把本文相对应的原创链接及文章作者证明发至邮箱service@yuetol.com,核实后本站即删除。



相关话题Tags


相关内容


网友回应 更多回应(0) 进入可赞踩

发表回应
默认免登陆匿名发表
   

粤村镇点击此处一分钟即可智能化为您的村/镇 开通「某某村之窗」!其他类型注册:粤人 | 粤机构 | 公司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