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粤语推广传承 > 粤语推广传承动态

九声六调中的城市烟火气——广州博物馆粤语文化展开锣

2025-10-21  (0)赞

加入微信群交流粤语推广传承

本文来源于©羊城晚报金羊网,本站乃公益性发布

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拉开序幕之际,为展现人文湾区和魅力广州,9月28日,“粤语·粤物——方言里的生活密码”展览在广州市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聚焦粤语这一湾区文化纽带,挖掘粤方言底蕴,重绘丰润闲美的南粤生活图景。202件馆藏文物,还原了广府人的衣食住行,让观众领悟广府民系务实进取、开放包容的生活态度和乐观豁达、张弛有度的人生哲学。

首个用粤地文物诠释粤语的展览

粤语,作为汉语在南粤大地的独特分支,其传承正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活态见证。粤语的使用人群至今已超1.2亿,遍及粤港澳大湾区、粤西、粤北、桂东南及各大洲华人社区,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汉语方言。

展览开篇便首次展出可追溯粤语历史的中古汉语音韵古籍、充斥着外洋舶来词汇的百年旧报纸,也有中国人编纂的第一部汉英词典、被革命志士视为宣传阵地的粤语刊物,还有收录了风靡海内外的粤语金曲磁带等,带观众回顾粤语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时代影响力。

不同于其他以实物为主的展览,该展览中“粤语”才是主要“展品”,“粤物”反而是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板上各类俗词俚语的辅助“注释”。

展览文字简练清晰,既梳理出这些谚语、歇后语、俚语的起源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注重提炼粤语文化蕴含的物候风土和处世哲学,力求勾勒出岭南地区特色鲜明的社会风貌以及广府人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生生不息的群体画像。

这些或言简意赅或生动诙谐的粤语文字,如同一位打开语音功能的老广,跟你共话家常,解密刻在骨子里的“松弛感”。

一个极具烟火气的展览

展览以广府人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围绕“着衫”“行街”“食饭”“睇戏”“返屋企”这五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环节展开,用粤语讲述老广故事,用粤物呈现岭南风情,如讲究的珠绣拖鞋,疍民的捕虾笼,老字号的餐具和月饼模、月饼盒,粤剧戏桥、唱片,手工藤枕、葵扇,国产品牌电器等,用最烟火气的“俗事”物品,解读粤方言及其背后的广府文化。

展览在序厅、五个部分的部首分别打造了生活小场景,配上对应五个生活环节的主题音频,如街知巷闻的连载讲古、脍炙人口的流行音乐、余音绕梁的经典粤曲等广州人的“精神食粮”,打造广东味十足的“氛围感”。

无论是“老广”还是“新广”,都可以从这些消失的电波、怀旧的陈设找到一份属于自己年代的记忆,或许还有一些奋斗的足迹和情感的共鸣,而不懂粤语的年轻一代和外地游客朋友可以在展厅营造的语言环境中沉浸式、多感官地体验粤语的多元表达。

据了解,展览期间广州博物馆还将开展一系列配套的粤语相关教育推广活动,如“文物里的广州”普粤讲解比赛、粤语主题定向越野、粤语保护与传承主题文化沙龙等。

一个展览远远不足以道尽粤语世界的气象万千,诉尽广府居民的喜怒哀乐。此次展览是广州博物馆以粤语的使用地之一和弘扬者身份参与粤方言保育工作的一次探索,也是城市博物馆在读懂中国、读懂广州上发挥桥梁作用的实践。

文 | 记者 何文涛 通讯员 邓颖瑜图 | 博物馆供图



官方 网站建设:企业、政府、学校网站建设、开发、运营,3D网页开发(广州13423640808,深圳13922266979,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

官方 丰业合作社:广东省级示范社,30多年原产地批发供应荔枝、圣女果、番石榴、火龙果等 #13922255007 *在线咨询 *填写收购意向


赞助商连接
3D开发
百度搜寻:《九声六调中的城市烟火气——广州博物馆粤语文化展开锣
如本文侵权,请把本文相对应的原创链接及文章作者证明发至邮箱service@yuetol.com,核实后本站即删除。



相关话题Tags


相关内容


网友回应 更多回应(0) 进入可赞踩

发表回应
默认免登陆匿名发表
   

粤村镇点击此处一分钟即可智能化为您的村/镇 开通「某某村之窗」!其他类型注册:粤人 | 粤机构 | 公司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