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粤动态 > 发展通鉴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6年居全国首位 超1.7万亿元

2021-06-09  (121)赞

官方 网站建设:企业、政府、学校网站建设、开发、运营,3D网页开发(广州13423640808,深圳13922266979,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

官方 丰业合作社:广东省级示范社,30多年原产地批发供应荔枝、圣女果、番石榴、火龙果等 #13922255007 *在线咨询 *填写收购意向

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本站乃公益性发布

6月8日是第十三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四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当日上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在江门台山举办主会场活动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1)》《2020年广东省海洋灾害公报》《2021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超1.7万亿元,连续26年位居全国首位。

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1.6%

据《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1)》公布的数据,2020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5.6%,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1.6%。海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8:26.0:71.2。

最值得关注的是,广东重点支持的海洋电子信息、海上风电等六大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海上风电发展迅猛。截至2020年,全省海上风电项目完成投资约645亿元,新增海上风电投资额572.4亿元,在建装机总容量达808万千瓦。

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截至2020年全省建有省级以上涉海平台超过150个,海洋领域专利授权超1700项,诸多项目获得省部级奖项。

全省海岸线整治修复已竣工验收491.8千米

海洋经济取得进步的同时,广东海洋生态建设也得到全面加强。截至2020年底,全省海岸线整治修复已竣工验收491.8千米。

另外,广东还编制了《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印发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减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年)》。省财政下达2亿元专项资金持续推进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建设。

在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方面,广东进一步盘活闲置海域资源,共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图斑6038公顷。基本完成全省海岸线修测,审核通过率位居全国第一。

全面推行海砂“两权合一”市场化出让

为进一步强化海洋资源要素保障,2020年广东实施“双百”行动,对重大涉海项目建立“四个一”服务保障机制。去年,批复黄茅海通道、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等47宗项目用海,用海面积同比增长171%。

同时,全面推行海砂开采海域使用权和采矿权“两权合一”市场化出让,成功挂牌出让珠海珠江口外伶仃东3156万立方米海砂资源,全力保障深圳机场第三跑道、深中通道、香港机场第三跑道等重大项目的用砂需求。

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低于近5年平均值

据统计,2020年广东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较往年偏低,全年直接经济损失0.49亿元,居全国第四位,低于近5年广东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平均值。

报告显示,去年广东海洋灾害以风暴潮灾害为主,全年共发生5次,直接经济损失约0.49亿元。海浪灾害共发生7次影响较大的海浪过程。赤潮灾害发生6次,累计面积约111.63平方千米。珠江口咸潮入侵较2019年总体加重,入侵次数、影响天数、最大氯离子均不同程度增加,海岸侵蚀现象在我省个别地方出现。

 

广东首次发布海洋经济发展指数

当日上午,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还公布了《2021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指数》,这是广东首次发布海洋经济发展指数。

据悉,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以2015年为基期,基期指数设定为100,是对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科学度量,客观反映了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成效。具体来看,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涵盖了综合质效、创新能力、经济协调、生态环境、对外开放和民生福祉6个方面,共包括23个二级指标。

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广东省海洋经济不断提质增效,发展指数年均增速1.3%。具体来看,综合质效指数、创新能力指数、经济协调指数、生态环境指数、对外开放指数、民生福祉指数年均增速分别为1.6%、2.0%、-0.1%、0.2%、2.2%、0.9%。


赞助商连接
3D开发
百度搜寻:《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6年居全国首位 超1.7万亿元
如本文侵权,请把本文相对应的原创链接及文章作者证明发至邮箱service@yuetol.com,核实后本站即删除。



相关话题Tags


相关内容


网友回应 更多回应(0) 进入可赞踩

发表回应
默认免登陆匿名发表
   

粤村镇点击此处一分钟即可智能化为您的村/镇 开通「某某村之窗」!其他类型注册:粤人 | 粤机构 | 公司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