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2020-09-06 (323)赞 (0)回应
官方 网站建设:企业、政府、学校网站建设、开发、运营,3D网页开发(广州13423640808,深圳13922266979,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
官方 全能网队:让企业内低性价比的网站运营/设计师下岗!每月最低仅需375元统一包起网站运营+编辑+设计+推广+服务器维护工作 *在线咨询
官方 丰业合作社:广东省级示范社,30多年原产地批发供应荔枝、圣女果、番石榴、火龙果等 #13922255007 *在线咨询 *填写收购意向
官方 场地租赁:廉江良垌水果收购场地/冷库/办公室租用 了解详情 #13542015105 *填写意向
本文来源于©晶报,本站乃公益性发布
“让更多人知道没什么不可能。”看得出来,35岁的建筑设计师刘焯有这样一种自信。暂不论在深圳拍摄到的广州塔是不是真的,但他用镜头记录深圳成长历程的这样一种举动和精神是值得点赞的;而身处争议的中心,他直面事件的态度也可圈可点。任何前行的道路都难免出现一些“杂音”和羁绊,不为干扰而行才更能体现勇气和决心;话又说回来,质疑甚至苛责也不见得是坏事,抛去其他原因,起码说明事情本身有可探讨之处。所以,让“质疑很正常”成为正常才应该是正常的吧。
时间:2017年6月7日
地点:深圳南山
人物:刘焯
提要:35岁的建筑设计师刘焯在深圳南山拍摄到广州塔(俗称“小蛮腰”)身影,照片发上网络后引起围观,有人惊叹技术高超、风景壮观,也有人质疑照片为后期加工而成……
“在深圳南山可以看得到100公里外的广州塔,你信么?”——前段时间,有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被这篇帖子刷了屏。帖子里是一组在深圳南山拍摄到的风景图——洒满金色余晖的深圳湾,壮观的巨型邮轮停靠港口,福田、罗湖的建筑群与夕阳交相辉映,眺望远处,还能看到香港、澳门、珠海的美景。但最令人震撼的,还是镜头中那座距离深圳约100公里的“广州塔”。这些作品都出自35岁的深圳建筑设计师刘焯之手。
6月7日下午5点,结束工作的刘焯收拾好随身携带的摄影设备,从科技园出发前往南山。这段路对他来说并不陌生——就在前一天,他还特意去踩了点。大约20分钟后,他到达位于海上世界的登山口。心急的刘焯一鼓作气爬到海拔250米的齐天亭,这便是他物色已久的拍摄地点。刘焯眺望山外,娴熟地放下背包,拿起相机端在手心,朝着广州方向快速按下快门。傍晚的时候,地面的水汽慢慢上升,这个时段的能见度并不好,最远只能看到虎门大桥。
但刘焯没有放弃,多年的拍摄经验告诉他,等太阳落山后,少了环境光的影响,远距离拍摄会更加清晰。晚上7点35分,夜晚的来临使自发光的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有更大的区别,建筑轮廓显得更为清晰。这时,刘焯一手端平相机,一手调整焦距,再次将镜头对准广州方向,果断按下快门。在一段紧凑的“咔擦”声响后,还未放下相机的刘焯已掩饰不住兴奋的心情露出了笑容——这一次,他终于拍到了广州塔。
刘焯喜欢摄影已有20多年。早在2015年6月,他就曾在小梧桐山上无意中拍到了广州塔,“可惜的是,小梧桐和广州塔之间有山脉的遮挡,只能拍到塔的上半部分。”
在这之后,他心中一直有个执念,就是能再次从深圳拍到更加清晰的广州塔。“这次拍摄前我用卫星地图软件仔细看过,确定拍摄方位和距离。软件清晰显示出广州塔和西塔从齐天亭角度看过去,正好在虎门大桥跨江段的后面。广州塔大约在左边1/3处,西塔在右边1/3处,再通过CAD软件模拟,可以算出在400mm焦距下,3600万像素的尼康D800传感器上,600m的广州塔的投影长度是558像素……”刘焯将工科生严谨的特点发挥到淋漓尽致。他说,拍摄远距离建筑物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但最重要的还是天气要给力——不仅要求深圳的天气好,东莞和广州的天气状况都很重要。
对此,晶报记者咨询了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在能见度特别好的情况下,肉眼不确定能否看到广州塔,但要是借助望远镜等工具,理论上是可以看到的。”
“厉害了我的哥!必须点赞!”、“厉害了哦,居然看到了广州‘小蛮腰’!”、“真的太迷人了,在南山能看到这么多迷人的风景。”看到这样的稀奇事,不少网友在帖子下方留言赞叹,但其中也不乏质疑的声音——“P图!能看广州塔和西塔,怎么没有东塔?”、“差点就相信了。”甚至还有网友调侃称,“我在虎门大桥顶看到纽约自由女神像。”
“质疑很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不需要强制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这份神奇不是更好?”面对网友的质疑,刘焯并没有直接做出回应。
他告诉记者,“在拍摄之前就已经抱有信心,有八成把握能拍到广州塔。拍到之后也觉得广深之间的距离并没有那么远。”比起成就感,刘焯感受更多的是开心,他希望通过拍到广州塔,让更多人知道有些事情看起来不可能,其实是可能的。
刘焯说,比起其他城市,他更爱拍摄深圳,“深圳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这里有许多高楼建筑,绵延几十公里形成壮丽的城市风光,你能在拍摄中体会到城市生长的活力。我们希望记录深圳成长的历程,因为那也是我们自己的成长历程。”
粤人/粤机构/粤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