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广东资讯 > 岭南文化

广州人“正月十五拆利是”你知唔知?

   2016-02-23  

官方 Lanisky全能站长:网站代运营+编辑+设计+优化+服务器维护2000元/月起,您不必再招员工(微信18007555088)

官方 丰业合作社:湛江市十大示范社,全国合作收购荔枝、圣女果、番石榴、火龙果、菠萝,26年经验(微信13542015105)

尽管不少在广州土生土长的市民都听过老一辈叮嘱:“要新十五(正月十五)才能拆利是”,而能坚持到新十五才拆红包的年轻一代却已不多见。民俗专家表示,虽然民间有此习惯,但新十五后才拆利是的做法却在各类民俗书刊中都难找到出处。


年轻老广 很难坚持到元宵才拆


“小时候都是吃完元宵饭后跟妈妈一起拆红包,妈妈都说要等到正月十五才能拆,但现在自己管财了,过了年初七‘人日’我就会拆,很难坚持等到正月十五。”80后的何小姐表示,自己在23岁毕业工作之前都是坚持在正月十五当晚拆红包,但出来工作多年后已经觉得没这个必要:“独立财政,妈妈不会伴在身边一起拆,觉得那个温情的形式没有了,等到十五也没有了意义。”


29岁未婚老广Jim m y今年依然“逗”了不少利是,他感慨表示,自己小时候亦是到正月十五才讨红包,但近年发现自己身边的同龄人都没此习惯:“好像自己是怪人。”他认为,有可能是因为广州人现在串门拜年的程序更加简化、时间更短:“小时候是初一到十五都到处走、到处讨红包,现在搞团拜、拜年就浓缩在初一、初二,最多到初五几天,红包讨来晾那么久,待拆的期盼都没有了。”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80后对“新十五拆红包”的说法都有听说过,却多数人再没兴趣遵循,部分人直言与年轻一代打工压力大,享受马上花掉意外之财的快感,不愿多等一刻有关。


阿敏依然坚持正月十五才拆红包,源于她认为该做法既然是祖辈沿袭下来的传统,一定有保留的道理:“和红包合个照,想想这是哪位亲戚给的,想想以前小时候讨的红包,有一个特定的日子总是会增添不少节日气氛的。”


民俗专家 难寻出处便不成风俗


尽管民间有新年期间收到的压岁钱利是到正月十五才可拆封这一说法,记者走访老街坊及本地民俗文化专家,却发现该习俗难以找到传统出处及有关史书记载。


“说是为了避免‘财散’,要在正月十五才能拆利是,代代以口相传,我妈妈这么教,我也这么教给我的后代。”居住在越秀区、已82岁高龄的张婆婆称,代代人都是这样,从来没有人问过出处。对广东村落及传统文化有研究的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珠村村民潘剑明则表示,有听说过新十五才拆利是的说法,但他称自己:“逗利是十多年,从来都未有此习惯。”他又称,即使是传统古村珠村内,现在也很少人会将红包留到新十五才拆。


而著名说书人、广州市粤语讲古艺术唯一传承人,“颜派”评书艺术掌门颜志图亦向南都记者表示,在广州,新十五才拆利是的情况并不属于普遍,而就其所掌握的大量民俗专刊也未见到该做法有“出处”:“找不到出处,也不是普遍现象,我认为不能构成风俗。”



资讯赞助:Lanisky全能站长

企业搞网站运营、编辑、设计,每月花20000元请3个人?No!你花了十倍冤枉钱! 每月最低仅需2000元,「全能站长」统一包起网站运营+编辑+设计+推广+服务器维护工作! 点击了解详情,扫描或识别下方微信18007555088详谈↓

  • lanisky® 推荐服务
  • 翘楚商务:华夏多翘楚,天涯若比邻!欢迎免费入住,免费建立官网,免费进行商务推广,与数以万计的企业做邻居!马上入住>>
  • 品牌展板:5分钟免费“上市”,打造专业完美的品牌展板,欢迎企业、网站、社团、院校、村镇、商店等!马上入住>>